最新文章 News

一次搞懂!兒科10大常見病毒-胃腸道篇

2020-02-23

一次搞懂!兒科10大常見病毒

轉貼:嬰兒&母親

冬季至春季,屬於病毒活躍的季節!妳可知道寶貝可能在這一季受到哪些病毒的威脅嗎?

本篇單元內容,邀兒科醫師替家長詳盡剖析,簡介兒科門診常見的病毒防禦知識,一次帶您搞懂10大常見病毒,讓寶貝從此遠離病毒的種種危害!

二、胃腸道篇

國泰綜合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羅巧微表示,病毒性腸胃炎中,輪狀病毒與諾羅病毒最為常見,兩者又常被稱為冬季腸胃炎,以嘔吐及腹瀉為主要症狀。通常在冬季至初春前後,感染案例容易激增。兩者雖然都以糞口傳染為主要途徑,但輪狀病毒經飛沫感染引起的案例也不少,且兩者在臨床症狀上多有類似,故想一次弄懂兩種病毒的特性,不妨仔細閱讀以下羅醫師的詳解。

**輪狀病毒 & 諾羅病毒
羅巧微醫師指出,輪狀病毒及諾羅病毒,其臨床症狀表現均很類似。但輪狀病毒的好發年齡,以五歲以下嬰幼兒發生機率最高而且症狀比較嚴重,因此對寶寶的健康威脅較大。而大小孩及成人就算感染輪狀病毒,症狀也相對輕微。輪狀病毒感染通常先嘔吐後腹瀉或水瀉,有時也會伴隨高燒症狀。而且,輪狀病毒的病程時間一般都拖延較久,在小小孩有時甚至高達一週以上。

諾羅病毒則不分年齡層,對大人及小孩都可以造成感染,而且通常嘔吐症狀比較厲害,有時在一天內嘔吐10幾次也很常見,所幸當後期腹瀉症狀轉趨輕微,則發燒情況通常較低。其次,諾羅發病時程很快,有時兩~三天就會好轉很多。諾羅病毒以糞口傳染為主,可經由人與人直接接觸,或食用了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及飲水而得到感染。因此準備食物的人員若本身正處於諾羅病毒感染中,也可以經由帶有病毒的食物傳染給食用者。病人的嘔吐物及排泄物中,皆可發現具有傳染力的病毒,因此在幫病人清理時也須特別小心。

羅巧微醫師說,諾羅病毒的感染威力,也經常在學校、郵輪、軍營、醫院、老人養護機構等人口密集區域易發生群聚感染。再者,諾羅病毒的潛伏期很短,從潛伏到發病的時程,有時僅僅12小時~48小時,因此諾羅病毒發病時,往往短時間內就可引起多數人同時發病,所以也必須與食物中毒的情況仔細分辨。

對小小孩而言,細菌性胃腸道感染所引起的腹瀉,通常夏季較普遍;而冬季至初春,則以病毒型的感染威脅則較多。另外,上吐下瀉雖然是腸胃炎的普遍症狀,但是臨床上還是要仔細鑑別診斷。細菌性的腸胃炎較常見含有血絲及粘液的糞便,而且腹痛的情況通常比較劇烈,也比較容易造成敗血症、腸出血及穿孔的併發症。在比較嚴重的情況下,需要使用到抗生素的治療。

目前輪狀病毒及諾羅病毒,均沒有抗病毒的藥物,屬於支持性療法。最重要的是保持水份和電解質的平衡,避免其他的併發症。輪狀病毒的潛伏期約1至3天,假設小孩傳染給家長,或大寶傳染給二寶,通常也是隔個兩天才發現症狀,因此會比較不像食物中毒。諾羅則是嘔吐症狀最厲害,其餘症狀偶爾會有頭痛、肌肉酸痛、倦怠等非特異性的症狀,所以,也必須與代謝性的疾病,如:中樞神經感染的腦膜炎、腦炎做區分,往往及至後期腹瀉症狀出現,則可以確認屬於腸胃感染方面的疾病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