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文章 News

染疫孩子的爸媽,請放過自己

2022-06-17

染疫孩子的爸媽,要留意並調適自己的心情、放下焦慮,以免影響孩子。

染疫孩子的爸媽,請放過自己

更新:2022-06-13 18:04

by 黃敦晴

隨著染新冠肺炎的孩子愈來愈多,爸媽們除了要辛苦照顧孩子,還有些父母出現了愧疚的心情,令人非常心疼。美國與聯合國的醫師與教養專家們提醒爸媽,也要留意自己的心情,教他們如何放過自己。

染疫孩子的爸媽,請放過自己

染疫孩子的爸媽,要留意並調適自己的心情、放下焦慮,以免影響孩子。Shutterstock

疫情裡的爸媽,為了兼顧工作與照顧孩子、還要緊盯防疫,非常辛苦。現在,又多了一件讓爸媽傷神的事。

一名幼兒的媽媽在《華盛頓郵報》上求救,覺得自己對不起四歲的小孩。她提到,自從疫情爆發以來,他們在生活裡處處小心防疫。後來,為了生活,不得不把孩子送回托兒所。雖然這可能出現防疫缺口的風險,但也是不得已的事,他們在生活中還因此更小心地維護2020年夏天以來高標準的防疫措施。結果,孩子仍然確診了。這名媽媽覺得對不起孩子,也後悔當初明明可以勉為其難地把孩子留在家裡,只是很挑戰,她不知道能不能原諒自己。

事實上,在疫情較早蔓延的歐美,這種心情並不罕見。所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跟不少兒童醫院,也都給了父母在心理調適上的建議。

《華盛頓郵報》駐站教養專家雷希(Meghan Leahy)的第一個反應,是先心疼媽媽的處境,也突破父母愛孩子的心情跟盲點,安慰與鼓勵爸媽們。

以下彙整雷西與其他機構的建議,希望能幫助父母們在辛苦照顧孩子之餘,也能安定心情。

雷希強調,疫情、幼兒園跟四歲小孩三者間的關係,並非零和遊戲。在疫情剛開始時,大人小孩都被關在家中避疫,沒有選擇。後來,父母也很難決定要不要把孩子送到托育機構或幼兒園,擔心孩子會暴露在群聚的病毒中。但現在的狀況已經不一樣了,雖然幼兒還沒有打疫苗,不過大人跟大孩子多數都打了疫苗,幼兒出現重症的風險也比較低了。所以,父母不要覺得把小孩送到幼兒園,是對不起孩子。

爸媽像駕駛,心情負面,會影響孩子「乘客」

此外,人生總有很多得失要衡量,父母可以轉念、用看長期的心態,來跟自己和平相處。例如,把孩子送到托育機構,往往牽涉到大人需不需要工作,以及個別孩子的需求。父母們是從整體家庭風險、小孩的發展與成長、所處社區的疫情、以及大人的工作與生活,來決定是否把孩子送到托育機構。

雷希比較擔心的,是父母因此覺得很難原諒自己把孩子送到外面。她提醒爸媽們,不要因為把孩子送到托兒所而責備自己。如果父母無法自拔地持續這樣想,很可能是過度焦慮,壓力太大,甚至需要找諮商師照顧心理健康了,那就要求助。

爸媽們一定要能體會,養育小孩就是得面臨一連串困難的選擇與不同的風險,父母也不可能就一直這樣把全家鎖在家裡,那樣的人生,幾乎沒有生活可言,也不實際。

費城兒童醫院(Children’s Hospital of Philadelphia)也提醒,當孩子染疫時,大人要先穩定自己的心,不要過度驚慌。當然,孩子生病時,大人沒有不擔心的。不過,世界各國的經驗顯示,多數的孩子不會發展成重症。大人與其擔心懊悔,更要把時間跟精神用來觀察孩子的病況,如果有任何異常、起伏,像是沒有食慾、不喝水、呼吸困難等,可以立即與醫生聯繫。

聯合國兒童基金會(UNICEF)則提醒,父母也要留意自己的行為,因為父母的言行舉止會牽動孩子的情緒與認知。如果爸媽們一直顯露擔心害怕或是焦慮,孩子在這樣的非常時期,會更沒有安全感。

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引述心理學家暨作家達莫爾(Lisa Damour)的話比喻,爸媽像駕駛,孩子則是乘客。如果駕駛一直展現很多複雜又負面的情緒,乘客更不會覺得安全,很難相信可以好好度過病情。(資料來源:華盛頓郵報費城兒童醫院聯合國兒童基金會

(責任編輯:劉映均)

原文出處:親子天下-染疫孩子的爸媽,請放過自己